中国古代的占卜术——奇门遁甲
所谓奇门遁甲
奇门遁甲是一种古代占卜术,从功用上可分为数理奇门与法术奇门,数理奇门用于预测,法术奇门用于起坛作法等。
从时空上可分为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刻,共五家奇门。
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数理奇门(笔者也不甚了解法术奇门),准确地说,是时家数理奇门。
基础概念
天干与地支
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神秘学甚至民俗文化的重要概念。十天干分别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十二地支分别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在奇门遁甲体系中,甲被称为元帅,乙、丙、丁是三位辅佐,称为三奇,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是六支军队,称为六仪。
天干与地支两两相配,就得到了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个组合,称为六十甲子,根据干支,可以分为六甲、六乙、六丙、六丁、六戊、六己、六庚、六辛、六壬、六癸。
我们常在明清的小说话本,例如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中,看到“六丁六甲”一词,例如孙悟空有事离开的时候,六丁六甲、四值功曹、护教伽蓝等神便会在空中守护三藏法师。这里的六丁六甲指十二位天神,即六位阴神——丁卯、丁巳、丁未、丁酉、丁亥、丁丑,六位阳神——甲子、甲戌、甲申、甲午、甲辰、甲寅。六丁六甲神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,是干支与神祇形象融合的结果。
奇门遁甲中,六甲是六位将领,甲子又叫甲子戊,甲申又叫甲申庚,甲午又叫甲午辛,甲辰又叫甲辰壬,甲寅又叫甲寅癸,其中甲子戊就是全军的元帅。奇门遁甲中,甲并不实际出现,而是隐藏在盘中,这六位将领也在地盘各自守备。
九宫
三阶幻方——在古代是河图洛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在古代神秘学中有崇高的地位,中国古代神秘学有强烈的尊古倾向,而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自然成了许多神秘学的基石。
古人有口诀描述三阶幻方: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以五居中。如下图所示。
八卦
八卦相传由伏羲氏创立,用八种卦象表示自然界的八种事物。到了周文王时,伏羲氏的八卦因为世界的变化而不足以满足需求,因此,周文王重新排列了八卦。伏羲氏八卦又称为先天八卦,周文王八卦又称为后天八卦。
在奇门遁甲,乃至其他占卜术中,最常用的是后天八卦。
阴阳局
一年360日,每天12时辰,便有4320局,然而,这其中每种格局都出现了4次,即,都属于阳遁或阴遁的某一局,于是,这20天的240局可以简化为60局,用干支表示。一年就是1080局。后来,将360天用24节气均分,每个节气15天,又三分为上元、中元、下元。于是,便可以将1080局简化为72局。72局中,每局重复出现了四次,因此可简化为18局。这就是奇门遁甲的阴遁九局和阳遁九局。
四盘
奇门遁甲有四盘,地盘、天盘、人盘、神盘
地盘
地盘不动,始终如一,根据九宫、八卦、五行、地支来确定。
天盘
共有阴遁九局,阳遁九局,根据时间决定使用哪一局。
阳遁顺布六仪逆布三奇,即根据幻方上的数字顺序,顺序排布六仪,而逆序排布三奇。阴遁则相反。
以阴五局为例,假设时干为乙亥。
乙亥旬首为甲戌,甲戌又叫甲戌己,因此将己写在乙上,并将其它天干也按顺序旋转过来。
乙天盘在四宫,四宫为天辅星,因此天辅星为值符。将九星按顺序填入其中。
人盘
人盘跟随天盘而动,上图中,九宫中四宫的天辅星移动到六宫,因此,天辅星对应的休门也移动到四宫,八门按顺序旋转。
神盘
神盘也跟随天盘而动,天盘值符即为神盘的太乙贵人。
至此,四盘排完。
总结
奇门遁甲排盘后如何进行预测,主吉凶,有一套复杂的规则,没有太有意思的地方,主要是查表,不再赘述。